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华胜农业网 >> 孖竹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挑战大戟肉穗草属刚毛五加网脉小檗短四角菱Rra

发布时间:2024-03-20 19:36:21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挑战

发布日期: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挑战

-----韩国食用菌考察的思考

吴其耀

(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浙江 庆元 323800)

一、韩国食用菌考察慨述

继上次对日本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进行考察之后,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又组织了这一次的韩国食用菌产业考察,随行40多人。

从全球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来看,欧美的蘑菇工厂化生产发展时间长规模大,而除蘑菇外的其它食用菌则是日、韩最有代表性,日本的雪国舞茸和北斗这两家企业的自动机械和化现代化程度非常高,总体规模很大效益也最好。因此,整体食用菌产业从育种、育菇、采菇、加工等,整个过程搬入工厂车间内是未来高效农业必然的趋势。

韩国4800万人口,韩国经济从60年代开始发展,尤其是到1988年韩国奥运会后10间韩国经济更迅速发展起来,韩国成为亚州经济奇迹的四小龙之一(香港、新加波、台湾、韩国),为全世界所关注,直至1997年假连翘金融危机才放慢了发展的速度。

这一次对韩国食用菌产业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扫描,韩国的食用菌产业借鉴和学习于中国和日本,但目前产业水平已大大超过了中国。最近10年间韩国的食用菌发展迅速,90年代韩国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扩大了自动化栽培的面积,到90年代中后期,实现了设备的国内自主生产。以此为起点,金针菇、杏鲍菇、平菇的自动化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目前只是香菇和蘑菇的生产与中国模式差不多,较为落后,因此,这两个品种是中国出口韩国的主要品种。

韩国市场畅销的5种蘑菇:香菇、平菇、双孢菇、金针菇、杏鲍菇。

考察了椴木香菇栽培工厂,全球最大的日产60T的金针菇工厂--大兴农场,菇农的杏鲍菇工厂,韩国最大的平菇工厂,食用菌设备专业工厂,农户香菇栽培模式,韩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京畿道农业技术蘑菇研究所。

自动化和栽培技术,日本和韩国模式的水平极为相近,他们都已把一个产业高度的机械化,食用菌产业成为最高效的农业行业,并把一个产业从千家万户的田间生产搬进一个洁净的工厂环境中,把效率革命性地大幅提高,农业的标准化和可控性定制化,食用菌行业成为一个利用费料而不产生费料最环保最高效的农业产业。

从工厂里可以看到,前面的主要环节:拌料、装瓶、杀菌、种菌、培育、及出菇管理等环节都采用了机械化,只有采摘、整理、包装装箱需要较大量的人工,因此,整个生产过程中,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成本。

日韩的自动化水平差距不大,韩国虽然学自于日本,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技术上已相差不多。栽培技术上日本优于韩国,比如:金针菇的单产和整齐度,日本更胜一筹。日本所有在种的食用菌除椴木香菇外,全进行了工厂化栽培,而袋料香菇的栽培和蘑菇的栽培,韩国与中国差不多,还在研究中。

韩国与日本的产品销售模式也极为相近,高度发达的物流络,物流成本低而有效率,销售产品主要是通过以下的几种模式:农户通过农协一起销售;农户委托批发市场直接拍卖销售;直接供应给卖场商超或者协议单位;由于物流的发达,供应链的完整和信誉的良好,销售完全可以足不出户,比如批发市场可以委托物流公司或者自己的物流体系上门收取货物,一大市场专用的筐子只需要支付韩元,减少了销售的风险和销售产生的额外成本,销售在中国成为一个难题。

日本的农协协调性更好一些,比如淡季时控制产量,在淡季时各农户的生产产能只达到总产能的60%以维持市场的价格等等做法,形成一个有序的保证赢利的市场操作方法。

由于全球化,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进步,中国落后的食用菌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是吗?

二、市场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韩国也是主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名列全球前十名,并出口欧美和日本,但04年后,韩国的进口量超过了出口量。主要是由于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成本低廉,2008年我对韩国出口食用菌产品38,966吨(干、鲜混计),金额超过7千万美元。

韩国食用菌,由于政府的支持和补贴,(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政府补贴到40%-50%),因此03年和04年大量上马,竞争激励,价格从07年开始一路下滑,造成部分企业用到了陶氏环氧复合材料系统保本或亏本经营。韩国市场约消费需要求大约是:香菇万T(包括从中国进品),杏鲍菇4.6万T,金针菇3.7万T,平菇4.6万T,韩国金针菇、杏鲍菇、平菇的年产量已是供大于求的状况,为了保证国内行情的稳定,保证国内工厂的赢利,多余的产能必须通过出口来释放。开始对出口进行支持和补贴,因此,韩国与中国的食用菌贸易市场将开始将发生变化。

据海关统计,今年第一季度韩国对中国的鲜金针菇出口总额达238.6万美元,是去年同期(2.6万美元)的90倍以上。市场迅速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我们中国的食用菌产量占了全球产量的50%以上,一个非常自豪的占比。

但是现在我们出口日本的量越来越少,而韩国将大量进口到我国。

只有韩国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中更有竞争力,才会有生存空间,事实上是韩国的金针菇进来,中国的整个金针菇行业面临着亏损,杏鲍菇进入中国时,中国的杏鲍菇也面临艰难,其它的产品迟早也是会进来的。

我们很大,可我们缺少竞争力,当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挑战是可以预见的,我们的将来如果不强也将不会象现在一样大。

三、中国的生产成本还有多大优势?

开放30年的中国,中国产品的竞争力是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上。但目前来说,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开始逐渐失去优势,另一方面高度自动化的生产中劳动力成本占比很少,不足以造成成本杆扛。人力成本更多产生于采摘、包装等环节。

韩国的工厂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雇佣了越南和中国的劳动力,月薪约等于100万韩币,即每月5500元人民币,这样的工资包含了加班的工资,但在这个高速转动的流水线上工作,效率远比我们国内的工人劳动率高出几倍,而且因为劳动力成本不是生产的主要成本,所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不明显。

相对于韩国而言,原材料成本比中国略高一些,但韩国的玉米芯、棉粕等一些原材料都是从中国进口,由于海运费很低(一个货柜不过美元,如果用散装运则更便宜),而中国春峰锦北方的原材料如果运到南方的运费远比运到韩国的运费高,木屑韩国很多,也不贵,大约在人民币800元左右/一吨,总体的原材料比中国贵一些,在中国原材料成本占整体成本是25%左右。

韩国的农业用电则很低廉,每度电只有30韩元,估计大农场还可以更便宜一些,因为大兴农场日产60吨的金针菇,一年的电费只有一亿韩币,相当于55万人民币,电费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中国每吨金针菇的电费成本达到元,每吨电费成本至少高于韩国1000元人民币以上。而韩国的水资源丰富,大部分工厂使用地下水,其成本也相当于零。

韩国从30年前开始实施“新农村运动”,韩国新农村运动始于70年代初,是由韩国领导人亲自倡导,政府强力推动、全体国民积极参与的一场改革农业、改变农村、改造农民的运动。30多年来,韩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解决了城乡差别,让70%的农村人口变成现在的7%,中国的新农村运动和提出的“三农”政策也应该是学习于韩国。

韩国的工厂化栽培的发展迅速,在于政府的大力扶持,农民在建厂时提出申请就可以获得政府40%-50%的固定资产投资补贴,韩国多个部门一直对食用菌产业进行扶持补助。政府对出口再加以补贴,据了解韩国的出口补贴分三部分:

1.韩国农林水产部补贴6%

2.流通公社(atcentre)补贴8%

3.金针菇协会补贴%

因此,韩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强,产品的利润来自于政府的补贴部分。

从去年开始韩国每周都有十多个货柜的新鲜金针菇出口中国, 价格比中国的产品低, 从去年的相关资料了解到,去年出口中国的金针菇的平均到岸价格为0..5美元/KG(国内的金针菇在旺季可以卖到20元/KG左右)而有利可图, 而中国的工厂化栽培的金针菇工厂成本大约为元。冬季需要与农民自然栽培的产品比价格,而夏季本可以高价来弥补冬季的亏损却又迎来了韩国的低价竞争。而韩国杏鲍菇也开始长驱直入。

所以,中国金针菇产业将面临生存问题。

中国的杏鲍菇产业也一样面临生存问题。

四、科研与市场距离有多?

中国的食用菌产业在很多专家特别是老一辈人的艰苦努力下蓬勃发展起来,创造了辉煌的成就。

但是新的挑战已经来临了,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不仅要科研同时更要适应市场的变化,科研需要直接面对市场并参与市场竞争。

这一次韩国的考察有幸参观了京畿道农业技术蘑菇研究所,这是一个省属研究所。成立于1992年。

研究所以”培育高质高产的菌种,研究高效栽培模式,食用菌产品加工”等为自己的职责。不仅把优质菌种研究出来,同时为整体产业化进行研究,用市场和产业化的眼光来做研究。

因此,在研究所里有专门用于栽培的设备和车间,我们看到了香菇新品种灵芝和桦树菌的研究,这些是他们09年的项目。菇农从这里购买菌种,同时还受到栽培方式和栽培技术的培训,农民的投资收益和风险是完全可以预估的。

研究所每年把下一年的研究课题上报上去,经过”评价委员会”论证通过,并核拨本年度研究经费,研究过程中需要经过委员会的检查监督,评价委员会或提出改进意见,研究结束后再对研究结果下结论。

中国食用菌产业比韩国的食用菌产业起步更早,韩国很多方面学于中国,该所所长就曾来中国考察过十多次。

我们是一个食用菌的大国,但因为我们科研与市场的沟通速度太慢,所以造成目前大而不强的局面,我们的生产模式较落后,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低,影响产出比的单产量不高(比如同样设备下的工厂化金针菇,产量就低10%-20%),日本、韩国很多方面大大超过中国。

同行的黄教授是中国食用菌界优秀的实干家和权威人士,也是中国食用菌发展的见证人之一,听完研究所的介绍并参观完后,感慨万千地说了一句:“眼泪都要流下来”,中国食用菌产业起步很早却被后来的徒弟走在前面,不是后浪推前浪的原因,也许是我们的机制有一些问题。

中国的食用菌研究所多如牛毛,国家对食用菌科技项目投入不少,项目的投入很少有实际的收获,一是有成果不能产业化,二是有一些项目就是为了科研而科研,或者为了经费而科研,我们好像迷失了科研的目的。

而种菇一线的企业没有实力,无法扛起改变生产模式和参与科研的大任。

食用菌论坛上有一条信息:“谈食用菌行业的伪专家”,当然讲的是少部分人,但这几年确实存在一些伪产品,伪技术,伪专家,把一个食用菌产业搞得很复杂。一年又一年谈到的问题还是最初级的问题,倡导一些误入歧途的方法,比如用药物解决污染率,比如层出不穷的添加剂,没有部门去管理,有问题产品让市场销售的疲于奔命,并造成中国产品的信誉损害。日韩的方法仅是通过最简单的洁净环境和设备等物理工艺来解决,又省成本又安全卫生。

想走捷径却不断在原地上绕着圈走, 走了多少年还没有走出来。

科研经费项目缺少规划和分工, 投入不承担结果,结果得不到保护,科研如何直接面对市场并与产业化对接,值得好好研究。

科研与市场之间还有多长的距离?如何去建立一个机制来让科研与市场零距离呢?

◇◇◇◇◇◇

原材料成本越来越高,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而我们的科研机制急待改进,我们的物流产业不发达,我们的企业实力也太弱,可我们必须面材料实验机是用来测试各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对全球让汽车更有颜市场环境。

而中国的工厂化产业刚刚起步,却迎来了国际竞争对手的压力,中国出口的食用菌和农产品出口一直遭到日韩的贸易壁垒,日韩的菇业协会与政府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地农民的利益,中国出口企业从2002年开始就疲于应付,出口一年比一年不景气,而当我们面对进口时,政府是否需要采龙树科取一些措施呢?

日韩设备工厂和栽培工厂已在中国设厂,全球化的今天,意味着国际分工的必然性,中国的菌种科研企业也好,自动化设备的制造企业也好,正如我们面对的市场是全球性,我们的竞争也是全球性的。也许我们可以走“模仿--创新--超越”的这样的捷径, 象最早日本对美国汽车的模仿和创新,而韩国的三星学于日本却超越于日本。

韩国新农村运动让一个韩国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韩国的食用菌产业正是韩国新农村运动中扶持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新农村运动也正在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更好的政策不仅要改善“三农”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扶持农业的竞争力,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虽然我们的很多优势已不在,但我们仍然拥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一个很大的市场,虽然这个舞台共舞着外来的对手。

10+1东盟国的建立,自由贸易区里里有20亿发展中平头柯的人口市场,意味着一个全球最大的开放市场的来临,中国参与到东盟国中将给中国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机会急不可待,呼吁政府一面保护市场的秩序,另一面要扶持这个规模大,又环保又高效的农业产业的发展。

2019第四届全国黑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林下经济产品博览会胜利闭幕

七河生物·第二届全国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食用菌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胜利闭幕

2019中国(三门峡)国际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羊肚菌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胜利闭幕

新时代·新菌业·新女性·新风采 筑梦新时代 巾帼绽芳华

中国清丰·第十四届全国菌需物资博览会暨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论坛胜利闭幕

贵龙机械·第三届全国黑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黑龙江牡丹江胜利闭幕

Wholesale best floor mat price for Home and Commercial Use
Create Your Dream Designs With Deals On Wholesale acrylic name badge case
plastic light packaging plastic light packaging Suppliers and Manufacturers
Wholesale rolling machine for corrugated sheets Products At Competitive Prices
友情链接